大学正变得越来越“大”。随着规模的扩展,学生人数的增加,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,大学有史以来真正向所有需要的人敞开大门。同时,校内的教师正纷纷走出校门,大学的教学、科研、服务、交流功能不断向社会拓展和渗透,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,它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之塔,而是一个网络。
大学的变化要求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、管理科学的教师主动适应这一变化,立足学校,走向社会,再从社会回到学校,形成互动与良性循环机制。
现在社会学习的风气越来越浓,学习型组织正在各地、各行业系统中大量涌现出来,教师面前出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。社会需要教师,因为教师负有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之责任。在教师面前,对方无论是何种职务、身份或年龄,都自谦为学生,认真听讲和笔录。这就是社会对我们教师角色的定位和评价,也是对教师最大的褒奖。
教师走向社会,服务社会,不仅是社会的需要,更是教师自身的需要,也就是教师向社会学习的过程。在教师走向社会的过程中,很多课程内容和科研课题都得到丰富。比如,通过调查研究,听政府官员介绍情况,可以搜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;参加有关的研讨会,可以获得很多信息;到各地讲授,学员提出很多问题,或补充一些新的情况,这又促使教师不断思考,不断丰富讲稿。再回到学校时,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,还是校内举办的专题讲座,效果就会大不相同。
大学要以社会为导向。大学教育的起点不是从教科书开始,也不是从教授创立学说、体系的动机开始,而是从社会需要开始,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开始。
与政府机关,特别是人事部门同志接触,经常听到他们对高校脱离实际的抱怨,有时在评审学科点或课题的时候,他们直率地批评“根本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,也不了解怎样培养公务员。”从能力结构看,现在公务员最需要的,是决策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、管理能力、文字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、创新能力等等。而大学的培养方案往往不能体现出这方面的要求。实际部门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矛盾,大学不是培训班,有它自己的特点,但也确实该认真听听用人单位的意见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产品制造者不能忽视产品使用者的要求,不然,我们的产品将来还会有市场吗?